leyu乐鱼
leyu乐鱼:欧美打响铝资源战!逼停欧洲铝厂加关税瞄准中国58%产能
来源:leyu乐鱼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24:17
leyu乐鱼官方入口:

  全球投资者还在盯着黄金价格上蹿下跳,另一款金属早就悄悄站上了大国博弈的C位,那就是铝,现在铝价已经冲到三年新高,每吨快摸到2900美元,2025年年均值眼看要创历史第四高。

  一场没有硝烟的铝资源战已经开打,欧洲能源危机直接逼停了本土不少铝厂,欧美紧跟着就祭出关贸壁垒,动作的矛头对准了中国,毕竟咱们握着全球58%的铝产能。

  为啥偏偏是铝?欧美放着自家产能缺口不管,反而盯着中国使劲,这背后到底是能源转型的刚需,还是遏制中国产业的算计?

  大家平时可能没留意,铝早就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了,手里的iPhone、家里的门窗、超市的汽水罐,还有天上飞的飞机、路上跑的电动汽车,少了铝根本造不出来。

  这金属的本事确实过硬,又轻又结实,还耐腐蚀、导电好,关键是能无限回收,完全适配现在的能源转型需求。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都明说,铝是清洁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。

  太阳能电池板的框架和接线盒、风力涡轮机的传动系统和电缆、电网升级要用的导线,全得靠它。尤其是电动汽车,电池本身就沉,车身再重续航就没法看了,而铝比钢轻三分之一,强度还不打折,减重效果特别明显。

  数据也能说明问题,车重每降10%,能耗就能省6%到8%,现在传统燃油车平均用180公斤铝,高端电动车比如特斯拉ModelS、奥迪e-tron,用铝量都超过400公斤了,未来锻造铝合金的使用量还得翻四倍。

  除了电动车和新能源,建筑、航空航天、包装这些传统领域也离不开铝,这么多需求堆下来,才撑起了近3000亿美元的年消费规模,让铝成了实实在在的“战略金属”。

  现在全球铝市场的供需早就绷得紧紧的,这也是欧美急着抢铝资源的直接原因,分析师都预测好了,2025年全球铝供应会短缺10万吨,到2026年缺口直接扩大到36.5万吨,供需紧张肯定会让铝价一直稳在高位。

  供应端的麻烦其实早就暴露了,欧洲能源危机让电价飙到天上去,当地铝冶炼厂本来就耗能高,这么一来生产完全没利润,只能纷纷减产甚至关门,全球产能一下就少了一块。

  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,占了58%的产能,但咱们的“双控”政策一直在约束产能,想快速扩产补全球缺口根本不现实。

  更雪上加霜的是,铝的原料氧化铝也不够用,几内亚这些主要产铝土矿的国家,要么政局不稳,要么环境监管变严,再加上运输卡脖子,原料供应一直跟不上。

  而且建一座新铝冶炼厂,得投几十亿美元,还得等好几年才能投产,现在价格波动大、政策也不确定,投资者都不敢轻易扩产,供应缺口只能越拉越大。

  有意思的是,欧美自己产能掉了,不琢磨怎么补,反而把矛头对准了中国,美国一边推铝产业回流,一边加关税限制进口,欧洲更直接,搞了个碳边境调节机制,打算对高碳铝产品额外收钱。

  说白了,他们心里门儿清,铝是未来能源转型和电动化的关键,谁掌控了铝供应链,谁就能在产业竞争中占主动。

  而中国58%的产能占比,让咱们在全球铝市场有绝对话语权,欧美就是想通过关税、碳税这些手段,既遏制中国铝企的竞争力,又倒逼本土产业复苏,重新把战略资源抓在自己手里。

  需求端这边还在一个劲涨,除了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增需求,建筑、航空航天这些传统领域的铝消费也在稳步提升。

  虽然2025年上半年中国铝需求降了4.4%,但全球整体需求一点没弱,摩根大通都预测,2025年第二季度铝均价能到每吨2200美元,这背后就是市场对供需紧张的强烈预期。

  铝产业的关键问题,一直绕不开“能源”二字,生产一吨铝需要的电量,差不多够五个德国家庭用一年,所以铝也被叫做“固体电力”。

  全球铝冶炼厂的电力消耗,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.5%,看着比例不大,摊到全球电力规模上,可是个惊人的数字。

  这种高耗能特性,就是把双刃剑,从环保角度看,铝生产要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%,过去二十年这个比例翻了一倍,主要是因为2000年到2020年全球铝产量涨了一倍多。

  电解过程中用的碳阳极、拜耳法生产氧化铝,还有给冶炼厂供电的化石燃料,都是主要排放源,电解时还会因为“阳极效应”产生全氟化碳,这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几千倍,早就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重点盯着的问题。

  虽然铝行业从2005年以来,把温室气体排放减了59%,能源消耗降了55%,但需求一直在涨,整体环境影响还是不小。

  但换个角度看,高耗能也让铝产业成了可再生能源的“好伙伴”,电力成本在铝生产成本里占比很高,所以铝冶炼厂对廉价电力的需求特别迫切,刚好能接住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电力。

  比如挪威海德鲁这些头部企业,早就开始用水电生产“绿色铝”,碳排放强度比全球平均水平低70%以上。

  现在太阳能、风能的成本越来越低,更多铝冶炼厂都在转用清洁能源,既减少了自己的碳排放,也给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稳定的需求,算是双赢。

  技术创新也在帮铝产业破局,俄罗斯铝业巨头俄铝这些企业,正在砸钱研发惰性阳极技术,要是能成功商业化,电解过程就不会产生碳排放了,还有氢能铝冶炼、生物质能供电这些新路径,也在慢慢探索。

  铝还有个独门优势,能无限回收,而且回收的时候性能一点不打折,更划算的是,回收一吨铝只需要原铝生产5%的能耗,还能节省95吨二氧化碳排放和1.4万千瓦时电力。

  现在能源成本高,碳减排压力又大,铝回收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都越来越突出,目前全球差不多35%的铝产量来自再生铝,欧洲、北美这些发达地区比例更高,都超过50%了。

  但回收也有不少难题,不同铝合金混在一起回收,会影响产品性能,得用复杂的分选技术,发展中国家的废铝收集体系不完善,很多废铝都没进入回收循环,像食品包装用的铝箔,也不容易回收。

 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开发了新工艺,能用再生铝生产高强度部件,既节能减碳,还能提升电动车续航,算是个不错的突破。

  未来几年,全球铝市场的规模肯定会继续涨,根据行业预测,2025年全球铝市场规模是2810亿美元,到2032年能涨到4985亿美元,年均增长率能到8.5%,主要就是靠能源转型和电动化拉动。

  而在这场增长里,地缘政治博弈只会更激烈,欧美一边用关税、产业回流、碳税这些手段重构供应链,一边想把铝产业拉回本土,中国则靠着58%的产能优势,慢慢推进绿色转型,守住自己的市场地位。

  铝价上涨可能会让电动车、家用电器、建筑材料这些产品跟着涨价,而绿色铝普及、回收体系完善,也会让咱们的生活更低碳。

  从拿破仑三世时期比白银还贵的奢侈品,到现在支撑现代工业的基石,再到大国博弈的战略资源,铝的身份变化,其实就是全球经济转型的缩影。

  这场铝资源战没有绝对的赢家,只有顺着绿色转型的趋势、掌握核心技术、建好稳定供应链的国家和企业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